行业资讯 分类
木结构建筑范文10篇MG体育发布日期:2023-07-19 浏览次数:

  MG体育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发展的一种实质性标志。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分析其定位特征,从而为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与应用较为广泛的砖混结构比起来,木结构之所以能够被应用于建筑上并长期流传下来,并不仅仅是因为在建筑周边或者附近木材资源相对丰富那么简单。例如,在建筑结构的榫卯式使用上,我国的传统工匠借助传承已久的技术优势,让木结构建筑在具备实用价值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极为浓厚的人文气息。这也是木结构建筑村落能够在我国很多省份都被发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时至今日,有些村落中的木结构建筑仍然在发挥着居住作用(如图1所示)。它所体现以及代表的绝不仅限于旅游资源的利用上,更多的是在这种区域环境资源中,人文信息与自然环境信息的完美融合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平衡效应。徜徉在这种青山绿水之间,欣赏在这种木结构建筑村落中难得的一丝恬静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基于此,只有找准木结构建筑村落的基本定位,明确其所存在的价值,才能够对这些现存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予以有效保护。

  客观地讲,从目前已经发现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分布上来看,木结构建筑村落几乎都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一些不具备现代交通条件的地区,这种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还能够展现出“连片效应”。因此,一些专家和学者能够对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的特征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了解。2.1木结构建筑群结构。从地缘位置上来看,在东起大兴安岭林区,南到云贵川地区的一些丘陵或者半丘陵地带,我国的木结构建筑村落分布比较广泛。不过在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的眼中,这些木结构建筑村落都有一个共性结构特征——依势而建。这样的结构特点,从建筑的角度上来看可以最大化地节省建筑材料的使用,而且还能够有效起到对抗自然气候的作用,是具有极强实用性价值的。而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增加,这种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多之后,其“群居”效应就被无限放大了。在这种背景下,这些木结构建筑单一个体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被群居效应所覆盖。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木结构建筑因为时间久远而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倘若没有群居效应,它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2.2具有群居效应特征。这里所强调的“群居效应”,与平原地区的村落群居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之所以存在共性,主要指的是这种群居往往是基于家族所形成的。时至今日,在一些木结构建筑村落中仍然保留着家族式的居住方式。一座木结构建筑中几个小家庭所组成的大家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在享受祥和氛围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家族式生活的乐趣。这与平原地区的互通式村落结构大致相仿。而认为其存在着差异性,主要指的是这些木结构建筑村落,存在着较强的“排外心理”,通过走访很多木结构建筑村落发现,这些木结构建筑结构的房屋往往都有很浓重的历史感,而新建的房屋很少。这其实也就代表着外来人口以迁徙的方式来落户到这一区域的可能性较低。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与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当这些木结构建筑房屋已经将这一地区的可利用资源消耗殆尽之后,根本无法为新的木结构建筑提供可支配空间。

  要想合理利用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的人文资源,就必须要对这些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的文化底蕴进行缜密地梳理与分析,尤其是需要全面了解这些木结构建筑村落与其他村落之间的差异性,才能让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全方位开展,而绝非是仅仅停留在所谓的旅游资源消耗上。3.1木结构建筑与乡土建筑区别。在“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有很多社会学家提出要对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从而降低这些地区原住民的居住风险。然而经过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综合数据对比与分析,发现尽管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木结构建筑村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与其它乡土地区的砖混建筑结构比起来,所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其比例是偏低的。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是与木结构建筑结构中特有的榫卯式建筑风格有着密切关系。砖混式的建筑,其抗风阻和抗震性完全需要借助地基和墙体的剪应力来实现,一旦建筑材料不达标,这种抗风阻和抗震性能就会被弱化。而榫卯式建筑结构则完全不同,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让两块木结构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在中国古代,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这些都是榫卯结构的功劳。“楔钉榫”在木结构建筑房屋中应用的时间比较晚,其主要原理是两根木材通过平移使结构彼此相嵌(如图2所示),平移产生的空隙填入“楔钉”,阻断结构回移路径,两根木材就牢牢锁住。虽然用的是“钉”,但此处的钉受到的挤压力不是普通钉子普遍受到的剪切力,设计十分巧妙。在文化迁徙的过程中,这种榫卯结构被广泛应用在木结构建筑结构上,其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文化共存、文化包容的特殊人文效应。3.2木结构建筑村落文化差异性。尽管一直在强调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必须要进行综合性开发和利用,但是纵观当下对木结构建筑村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基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这些以木结构建筑村落为噱头的旅游宣传中,往往以彰显村落文化为主要的侧重点,殊不知,这种文化差异的来源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3.2.1少数民族木结构建筑。我国的云贵川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而且也是我国木结构建筑村落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仔细梳理这些木结构建筑村落,因为民族的差异,其所沉淀的历史人文信息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布依族在四川和云南等地呈现出“零散且集中”的居住方式。布依族的群居环境,大多都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这些风格基本上类似的木结构建筑以及木结构建筑所形成的村落集体,不是所谓的通俗建筑,而是民俗学重点研究的民间建筑——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其房屋顶一般为悬山式,还有少量的歇山顶和重檐,由于对汉文化的借鉴,也有少量硬山式的屋顶。有的加上高高的马头墙护体,起到防火防风的作用。硬山式的屋顶与山墙平齐,所以主要适合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而悬山式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则适合温和多雨的南方气候类型。3.2.2移民木结构建筑村落。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民众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文化的碰撞或者是交汇是极为常见的。但是,因此所形成的独特的居住方式,显然已并不多见。这种情况的确发生在云南地区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当考古专家分析云南某木结构建筑村落民众的特殊美食“木斗面鱼”(音,编者注)时,认为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蒙古游牧民族的一种面食极为相似。经过反复论证,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个村落群体与蒙古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着联系。这样也印证了一个说法,即这个村落的居民是当年南征的蒙古族军队的后裔。由于其同周边村落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交汇,完全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移民群体”,因此在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显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时候,只能够选择较为独立的生存方式。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和不断演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极为特殊的群居生活形态。

  受到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木结构建筑村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能够得以有效保存下来的虽然数量上较多,但是整体的质量并不高,为了能够让这些遍布于我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较为完整地表现出来,无论是这些木结构建筑的所有人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资源,都必须要站在“谁受益谁保护”和“先保护后受益”的原则下来对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开发,否则就会让这些原本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逐渐丧失其应有的光彩。

  [2]李爽,徐伟.家具传统榫卯结构分析与改良设计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5):44-45.

  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洲东南部,俗称“千岛之国”,公元3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就与印尼古奴隶王国毗骞国互派使者来往,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也陆续与南亚的种族融合,将中国文化带入到东南亚各国,公元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传播到印尼各岛,对印尼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印尼的木结构房屋则随各民族的习惯而建造不房屋同式样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建在抬高的地基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米南加保人的住房,屋顶两端翘起来,形成马鞍形,房屋内部很宽敞,分为好几间屋,供年长者、孩子、新婚夫妇居住;巴厘人的住房,一般都盖在一个小院内,院子用土墙围着,院内有住房、附房和家庙;因为雨季时雨水多MG体育,印尼大多数民族的木结构房屋都是高脚屋,地板离地面高2米或更高。一般木结构住房内也会分为几间屋,有卧室、有厨房,房子门前都设有梯子,大部分木结构房屋建筑能体现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斗拱结构,崇尚自然,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轻巧通透、淡雅明快。

  1.2中国唐朝时代的商船常在马六甲海峡与古印尼人交换香料和珠宝,同时中国的斗拱结构形式也传入印尼,印尼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多风雨。不适合建造多层的木结构房屋,因此多为一层或两层房屋,采用过渡搭接方式连接支撑方木或圆木柱和横梁,形成上下层柱和屋顶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保障了木结构房屋的牢固安全。

  1_3印尼木建筑在结构并不非常复杂,房屋支撑住支撑顶部骨架,既满足不同地域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精美的具有民族特色建筑形体,显示不同建筑风格,房屋构架以支撑立柱和纵横梁搭接后使用藤条缠绕加固组合成不同形式的房屋骨架,使木结构建筑物上部受力荷载由屋梁架、支撑柱传递到地面,房屋木墙就是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基本不受力,就算是有几面的墙倒了,房屋也不会倒塌。

  1.4印尼木结构建筑其外观由基础、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有的是短圆木支撑木地板。有的木地板直接铺在砖石砌筑的基础上;用木制柱支撑屋顶骨架,木板或者竹板钉制成墙面,墙面上预留安装门窗,上面是木结构屋顶架,屋顶可以做成柔和雅致的不同曲线,有的层叠高耸,有的层叠展开,有的四面起脊,有的两面起脊,上面覆盖着棕榈茅草、细密竹席、或者青灰瓦片。

  1.5印尼木结构建筑的室内隔断可以用隔扇、门、屏等便于安装和拆卸,能随意划分,随时改变,使房屋内布局既满足当地人生活习惯,又能及时迅速改变空间布局。有的还建有走廊,和很大的盖顶庭院,甚至有的庭院就和房屋屋顶一体化,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过渡段,或是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有机结合;有的运用木片或竹片雕刻出不同花纹图案装饰木结构建筑的墙面和门窗;有的在屋顶结合地方民族特色起脊,有的如马鞍,有的如宗教佛塔,有的如灯塔,更好的展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2.1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在1405—1430年间曾率领舰队七次远航氐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地都要举行仪式并宣传教义,并建立华人社会区以传播,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使教迅速地发展起来。

  2.2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印尼的泗水、雅加达、三宝垄、北苏门答腊、亚齐,所到之处宣传教义,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促进了教在印尼的发展,印尼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郑和寺。郑和寺位于印尼泗水市戛丁街2号,那是一幢5层楼宇,飞檐画栋,红墙碧瓦,赤柱镂窗,装修堂皇,左前方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八卦亭,雄伟壮丽,风格独特,寺的建筑模式,以绿、红、黄为主色调,体现华人特点。寺右侧绘有郑和宝船和郑和下西洋的巨幅浮雕像,寺内主建筑屋顶呈八角形。长11米,进深9米,其规格有来历:l1米系天房最初的长度和宽度,9米象征印尼9位教圣哲。寺一楼刻有碑铭,碑文分别用印尼文、华文、英文镌刻于花岗岩上,碑文歌颂郑和在28年间七次下西洋亲善万国、传播教、开展中外文化经贸交流,郑和寺,奇特处在于三教合一,融佛教、教、天主教于一体,它不仅是印尼华人信奉教的启蒙圣地,也是印尼华族与其他族流、沟通并促进相互了解的桥梁。它将成为印度尼西亚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象征,促进了中印尼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掀起了中国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沿海居民下南洋淘金的热潮,前期主要是出口买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再船运拖回印尼的香料卖到中国,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中国沿海居民为了谋求生机,大批居民下南洋,下南洋的主要地点就是印度尼西亚,早期印尼华人建造不同样式的沿街排楼建筑,在一层楼做门面零售,在二层楼居住,印尼华人靠着其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使其的生意不断扩大,通过几代人的共伺努力。逐步从小作坊和小店铺发展成为印尼煤炭、矿产、造纸、房地产、小商品零售等行业龙头,目前印尼华人约占全球华人的四分之一,占印尼人1:3的6%,却拥有印尼60%以上的财富,印尼华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发扬传播。公务员之家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据考古发现,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少有三栋以上的干阑式建筑遗迹,其中一座长约23米,进深约8米。木构件建筑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有榫卯,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已发现的最早的遗存。如果我们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结构建筑遗迹当作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真正”起点,那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另外还有井干式,但它不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如云南。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木结构的建筑几乎都是有一定的制作规范。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包含各种“作”(大木作、瓦作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系统地说明了当时建筑的分级、结构方法规范要领。书中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即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了这一体系的最后形态——斗口制。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中国建筑的起点是以间为代表的房屋,宫殿是房屋的扩大,它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柱子更高、梁坊更长、间数更多而已。

  将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上其它古代社会作比较,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大一统”。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来

  说,则是它的“大屋顶”,这几乎是一个历史奇迹——“大屋顶下的大一统社会”。因为,在所有的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人字形的“大屋顶”。

  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住宅演变过来,它是以增加重复单位来解决人所要求的尺度和规模。其基本外形都如一个篆书“人”字形,即双面坡的屋顶。通用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成的基本法则。大屋顶,这个人字形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不管是殿、堂、厅、轩、馆、楼、阁、榭、亭等称呼的建筑MG体育,还是方的、长方的、圆的、角形、扇形、一字、凹字、工字、田字等组成的平面;或是三合院、四合院或像故宫一样的建筑群体;无论是住宅,还是宫殿,或是庙宇、寺观;无论是悬山、歇山、硬山或庑殿、卷棚,还是单檐、重檐、丁字脊、十字脊,大屋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站在景山顶向南望去,紫禁城一片金色的屋顶,它虽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但总体上形式统一、规整,这就是“大屋顶”。三、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

  中国人对内向型封闭空间的习惯要远大于对外开放式空间的习惯。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合院”为单位的封闭性的组合体,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的群体组合,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形式。

  四合院的布局方式早在殷商的建筑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而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相当完整的四合院布局。到了汉代,这种四合式院落的发展就更为普遍了。我们从隋唐时期绘画、明器中可以看到这种前堂后寝的四合院式宅第。宋代对这种四合院布局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厅堂和卧室之间形成了“丁”字形(或“工”、“王”字形)的平面,堂寝两侧有了耳房或偏院。元代四合院目前虽无实物,但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座遗址所反映的院落布局,它与近现代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近似。到了明清时期,四合院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北京的故宫就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四合院组成的。

  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是个统称,也可以称为“合院”。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空间(院子)组织建筑的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在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过渡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需要。这种用高墙封闭的空间(院子)是一种外界环境与室内环境之间的过渡,这种布局原则不但适应了人们在生活上的实际需要,也符合人们思想上既要安全又想亲近自然的要求,并满足了我国封建礼制的精神需求与生活的功能要求,因此合院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典型的布局方式MG体育。

  在生活空间上,民居建筑“有宅必有院”的“院”是其精华所在,建筑内部的内庭院空间,使整体建筑形成多进式格局。在中国式庭院中,院门关起来,就是自己的,门外始终是别人的。讲究的是私密性、安全性,而不是对外开放的格局,这就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色,南方北方都是这样的。四合院虽小,但却内外有别、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大门一般在南向,其形式分为屋宇式。大门有门屋;或为墙垣式,就是直接在墙上开门。其中以屋宇式的大门为贵,依房主地位分3、5、7间,间数越多,则房主地位越高。

  木质建筑材料应用到建筑中,有其独特的美感,让人更愿意以欣赏的方式来看待建筑物。

  传统的木制建筑材料可以充分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加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唐代木制建筑材料一般为红色,上支架为暖色,门为红色,很少复杂的画在木结构建筑使用后,虽然整体颜色施工比较简单,但可以与建筑环境结合,看起来就会觉得更加的庄严壮丽。

  作为建筑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建筑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的木制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文化价值,具有简单古朴的特点,使现代建筑更加纯净,满足人们的美学需求。

  相较于现代建筑,木质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更佳。采用木质建筑材料建设的建筑,除了具备冬暖夏凉的特点,还具备柔软温暖的特性,给人带来更好的舒适体验。

  木质材料应用在建筑上,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木材作为结构材料的强度不是指木材的绝对强度,而是指相比同等重量情况下,木材比其他材料的强度较高。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木材密度大约在450~675kg/m3之间,而混凝土在2350~2450kg/m3左右,因而在满足同等跨度结构需要时,使用混凝土的重量是使用木材重量的两倍。也就是说,虽然木结构是混凝土的约1/3弹性模量,但其重量只有1/8。[1]

  木质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能够在受到冲击或者震动破坏时展现优势。它的被破坏是一个变化过程,而不是被瞬间击溃。正是木质材料的这一特性,使很多木结构建筑在受到冲击的时候,特别是在地震中,依然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完整和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安全系数。

  对于建筑材料的加工来说,木材是更容易被加工的一类。因木质材料相对于金属等其他材料,属于比较柔软的材料。进行加工时,不必使用大型的机器,直接使用较为简单的工具就能够办到。同时,在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中,使用木材加工成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等,都比较简易,并能批量生产。

  ①木质材料属于大自然产物,具有绿色属性。而许多现代建筑材料多是石化产物,相较于木质材料而言,更具污染性。从建材的“生产过程”看:木材是唯一的可再生材料。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在植物中以“碳固存”的形式生长,每生长1m3,木材可吸收约1t二氧化碳,释放0.75t氧气。树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是保持大气质量平衡的关键。与其他需要消耗化石能源的建筑材料相比,木材没有造成污染,也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②在人体接触木材反馈试验的生理指标中,研究人员发现,木材生活空间对人体生理指标,心率,血压,体温和脑波的功率具有积极影响,远远优于金属、石材等材料。国外木材科学学者研究木材的颜色和心理形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f光谱显示木材表面的字符会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能让人们放松。

  木材主要由木纤维构成。木纤维具有湿膨胀和干收缩特性。当木材含水率小于纤维饱和点时,木材受到干燥或受潮,会引起木材的湿胀干缩,对木材的强度和体积会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木材建筑材料的膨胀和收缩特性将伴随着建筑。

  木材是一种天然植物组织,它是有机生命的一部分,它也具有可燃,易腐和长霉菌的特性。如果要使木质材料的建筑保存得更久,就需要采取一些处理手段,如浸泡防腐材料、涂刷油漆、人工特殊方式干燥等。

  在建筑材料中,相较于混凝土、砖石等材料而言,木质材料燃点更低,更容易被点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会采取一些阻燃的手段来克服这种缺陷。

  木质材料由于其材质等本身原因,当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产生较大变化时,在形状上容易产生变化,表现为扭曲、开裂等。但是在目前的建筑技术中,人们通过油漆隔绝等措施可弥补这种缺陷。

  因为金属材料特有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但金属材料在建筑中常常表现出冰冷的感觉,而木材简单、温暖和柔软的特点能很好地与金属材料进行补充,使之更加和谐,可以有效提高现代建筑的效果。同时,在木材和金属结构中,金属可以加强木材部件,提高木结构的整体强度。因而,在现代建筑中,常常会见到使用金属材料和木质材料结合的建筑。。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建筑材料,与金属材料一样有着坚硬、冰冷的特点,和木材的弹性、柔软的特性对比强烈。在建筑中融合使用两种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更自然MG体育,使得建筑显得理性和简单。另外,木质材料和混凝土在结构上通过互补,可以使木结构更轻的建筑性能得到更好地反映。[2]

  砖石砌体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坚韧的木材和坚硬的砖石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木材和砌体的功能。因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石材和木材的结合,可以产生独特的逻辑关系,拥有更舒服的美学感受。砖石一般适用于地基和墙面,木材用于门窗、地板、楼梯和屋顶,木材的温暖感和轻柔的特点,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和新鲜。[2]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经常看到纯木结构,采用榫卯结构、斗拱等方式构筑建筑的主体结构。但是在现代,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需要节约使用土地,而纯木结构建筑的刚度不足,不能建设高大建筑,致使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因而在现代建筑中,比较少见到纯木结构建筑,只会在景点建筑或较小的建筑中使用。同时,在现代技术发展发展后,木材切割与塑料技术不断提高,手工精度比较高,也有利于纯木结构的推广应用。

  在中国古代,建筑大量采用木结构和木质建筑材料,例如故宫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而在现代,我国的木结构建筑却出现了一个断层,变得非常的稀少,木质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也很滞后。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分布,除边远山区的简易木房外,就是一些景区的景观建筑以及少数发达地区的别墅等,整体使用量非常少,这与优质木质建筑的高昂价格及高占地面积相关,同时也与国内落后的木质建筑设计及木质建材标准件的缺失相关。国内的木质建材主要只是应用在门窗、地板等装饰部分,木质主体结构构件相对缺失,而且木质建筑材料没有形成标准件,不能批量生产,成本不能有效降低。因而才会出现木质建筑材料行业整体发展滞后的现象。进入21世纪之后,一方面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人工林,逐渐迎来了砍伐期,木材年增量约为2500万m3;另一个方面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木材关税大幅下降,中国可以通过比较优惠的价格买到俄罗斯、新西兰等盛产木材国家的木材,同时可以吸收和学习国外对木材加工的许多高端技术,使木结构建筑和木质建筑材料行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高,对木质建筑材料的欢迎程度也会随之而提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木质建筑材料将会是建材行业里不可忽视的一员。

  随着现代木质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木材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理论的逐步推广,树木的合理种植和木材贸易的繁华,木质建筑材料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和推广,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木质建筑杰作。即使目前在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和木质建材技术还相对落后,但是如果对建筑材料有客观的理解,再加上一些政策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当代木材在建筑材料中的边缘化情况将得到大大的改善,木质建筑材料行业将会迎来大发展时期。

  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我国的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规定的申遗条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很多人可能不是特别了解。首先,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技艺在隋唐时期就具备了程式化、标准化、模数化的发展,并以宋代《营造法式》的出现为标志,总结了一整套包括设计原则、类型等完善的营造制度,并且在元明清时期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其重要的外观特征表现为以梁柱为代表的木结构框架体系,建筑内在结构与外观形象的逻辑关系的统一。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宫殿、寺庙作为传统木结构营造的主要代表,体现了这种构造形式的庄严肃穆,同时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观念。现代社会,大工业技术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文化,包括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建设内容挤压着传统木结构建筑及其营造技艺的生存空间。虽然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建造和应用,但不能忽视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流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这种营造技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消失,那么相应的营造内容也会停止,特别是广大乡民和工匠与此相关的生存方式也会逐渐消失,从而导致这种文化消亡。所以,保护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文化成为重中之重,设计师可以从这方面思考,将传统技艺应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

  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可以转变大的建筑方向,从整体建筑转到室内设计方向,这样既能够营造文化概念,也能够使室内风格具有设计性。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的构造形式具有人际关系的象征性,笔者认为其可以应用在办公空间中。设计师可以思考办公空间的构造,将木质元素运用在墙面、隔断、吊顶等地方。将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技艺带入办公空间,使空间具备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传承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也可以改变以往办公空间的沉闷气氛。

  文化要有传承性才能够持续发展。今天,我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传承人较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高龄化现象,从而导致我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传承不够广泛。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加强对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研究尤为重要。教育者要不断在探索中找到发展的方向,同时运用各种资料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传递给更多的人,为其传承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中体现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应把握设计与传承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设计因为有了传承而更具有魅力,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技艺,从而将传统文化传播到各个阶层中,使传统文化能够在全球化与工业化的时代持续发展。

  [1]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文物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随着近些年来火灾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已经认识到火灾是威胁文物古建筑安全的重大危害。2019年以来,我国文物古建筑火灾发生已超过2000起,故消防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对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综合探讨。

  1.古建筑防火等级低国内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都是以全木头或者是砖木结构进行房屋建筑,耐火等级比较低。建筑中建筑材料基本为木材,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侵害,很容易被腐蚀,其含水率仅仅达到8%,一旦出现一点火灾因子,直接就会被点燃。加之文物古建筑的火灾荷载量较大,是现代化建筑的32倍,火灾发生的危险系数高,火势蔓延较快,覆盖范围广。因此,增强古建筑的防火等级势在必行。2.古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分隔缺失国内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建造历史久远,属于成群建筑物,常常受到当时环境的设计理念规划限制或者受到区域建筑风格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大部分的古建筑物基本上成群聚集在一起,应用四合院的方式将其共同连接成一个连体式的建筑。很多建筑物之间的道路比较狭窄,部分地区存有门槛、台阶等,消防车通道无法进行重新建造,更无法增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部分古建筑的村寨建设布局更为随意,并没有设置防火分区,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间隙较小,有的几乎就没有缝隙,一旦某一家出现火灾未能得到控制,就会直接导致周边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建筑物燃烧。3.古建筑防火设施缺失由于建筑物的建造历史比较久远。建筑物在修建初期并没有先进的技术配置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以及消防水池等。在后续建筑物修缮与改造中,为确保留有其独特历史风格以及文化元素,只能将部分消防设施设备隐匿在某些不会被游客看到的地方,故而无法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覆盖。部分古代建筑基本是按照当时的设计思维模式进行的建设,即使设计并建造了水缸,也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了。

  1.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制度缺失当前,部分单位并未履行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形式,或者根本就很难执行。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2.古建筑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火灾的危害性认知不足,常常不理解合法经营与消防安全性之间的联系,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消防工作的落实。消防安全投入少,消防安全知识相对比较匮乏,致使很多人都不清楚消防机械设备以及灭火器材的操作流程,且管理者未能组织开展灭火演练,工作者的消防意识过于薄弱,缺乏救援逃生能力。

  1.引进新的防火技术由于国内文物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差,火灾荷载大,故需要及时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处理工作,增强文物古建筑的耐火性。对于木质的构件,需要及时涂敷一些防火性强的材料,以此替换某些不可修复的防火建筑材料。另外,要设置一定的防火山墙,将古建筑中某些普通的墙体直接改造成防火墙,增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明晰文物古建筑的易燃物建筑,将其隔离,以建筑物的防火性质为主,划分防火分区,不可破坏现有的建筑物平面布局情况。对于古建筑群,则需要及时设置一些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并设置局部的自动灭火系统。对于某些周边区域森林资源丰富的建筑物,要在周边区域设置防火隔离带,规避二者的可燃性所带来的一些火灾危害。2.设置专门的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分区需要保持文物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完整性,故需要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消防规划,有效解决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以及其他不足之处。对于某些价值性低的古建筑可进行拆除处理,使其形成消防车道,扩大消防疏散度。3.配置完善的消防基础性设施设备根据古建筑中的道路、燃气以及其他工程情况,规划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做好同步性规划和同步性建设,构建有效的内外消防栓,设置消防水池、消防设施器材点等;结合当地的水源以及道路变化情况,配置一些消防摩托车、机动泵;对于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的区域,需要在周边区域的制高点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消防水炮;还可根据文物古建筑的工程施工情况,安装对应的自动化报警系统和消防监控系统;可在建筑物中安装避雷设施,规避雷击火灾事故。

  1.健全古建筑消防管理体系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需要强化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工作,构建比较完善的古建筑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对应的安全消防台账。另外,构建会商、执法操作等联动机制,各级职能管理者应联合在一起,共同制定有效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章制度以及防范举措,为后续的古建筑消防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持。目前MG体育,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行业消防工作,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中,从而构建起一整套的消防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和标准,实现了最优的责任制度落地化处理。2.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要构建有效的火灾应急方案,开展消防工作者的安全培训工作。例如,古建筑扑救以及人员疏散等,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融入当地古建筑旅游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中,并定期进行火灾灭火预案演练。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土木结构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消防效率,需要增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为主,积极探索与实践,确保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张军玲,路林林,梁俊远.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初探[J].消防界,2019,05(12):59.

  在自然界的灾害中,破坏力最大的就是地震,至今依然是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不但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全世界每年由于地震灾害死亡的人数可达数万人,引起的财产损失有数千亿元人民币。在统计全球的地震破坏后的案例中,木结构建筑显示出了优越的抗震性能。震灾调查以后,倒塌的建筑中大多数是砖混结构以及框架结构,而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都基本保持完好,基本没有倒塌。这说明了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高于其它的结构,木结构具有高抗震性能的原因是:木材的质量较轻、建筑的层数一般较少,所以受到的地震作用(惯性力)较小,同时利用木结构各种节点能很好的消耗地震对结构产生的能量,从而保证在大震时木结构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即使在大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倒塌的最坏情况下,由于木材的质量和硬度比钢材以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小得多,所以对人们的健康伤害也要小的多。

  块材和砂浆组成砌体结构,按照材料分,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黏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黏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混凝土材料也是脆性材料的典型。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震中地区钢筋混凝土房屋破坏严重,特别是2000年以前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这些建筑结构破坏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在发生变形处混凝土溃碎,完全丧失了承载强度,钢筋外露,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完全丧失殆尽,这主要是当时设计和施工原因。2000年后的混凝土结构由于采用了新的抗震标准设计以及施工水平的提高,大多结构没有出现倒塌。从这点来看混凝土材料虽然时脆性的,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是完全能够满足结构的抗震需求的。

  使用钢材作为建筑结构称为钢结构,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同时,钢结构也具有耐热不耐火、易锈蚀、耐腐性差等缺点。钢结构广泛应用在重型结构及大跨度建筑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我国用钢政策的调整,钢结构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由于是钢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延性材料,所以可以很好地衰减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钢结构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强度、稳定以及刚度上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后,还要从延性和耗能上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地震破坏力,保证大震不倒的设计思想。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1。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2。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

  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工期大大缩短;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况且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闽北邻近浙南、皖南、赣西等地,地理位置特殊.伴随着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后,闽北的发展逐渐融合了各地的文化内容,在房屋建筑方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样式.闽北古村落建筑民居分布广泛,遍布闽北十余个县市,其中以下梅村、政和县、建瓯伍石村、邵武等古建筑民居最为典型并呈现出闽北地区建筑的鲜明地区特色.

  建筑的形态是整体的建筑形制,包括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的使用及其建筑风格等内容.“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于创新形式.”[1]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基于当地自然、物理等条件下,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闽北地区区域特色的建筑形态.1.1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闽北地区的建筑取材于当地建筑素材,并适用当地生活和审美特色,因此,闽北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主.闽北的土木结构民居是以土为基,以木为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中,“土”代表中央代表承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木”代表春天和东方,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同时土和木最适宜作为建筑材料.因此,中国古建筑大多以土为基,以木为柱或梁作为房屋支架,构建成可供居住的空间.土木结构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架构方式,是我国广大民居采用的最主要形式.在闽北的传统民居中,土木结构的建筑主要是全木穿斗结构架构框架,外墙取材于当地的黄土垒砌而成.福建政和县澄源乡南部的上榅洋治地更楼就是典型的土木结构的建筑,治地更楼在北宋时期因抗击贼匪入侵并擒匪首而获得朝廷赐名“更楼”,清朝时期朝廷钦此“礼仪之乡”匾额悬于楼上,更楼共三层,属于碉堡式四方形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典型的土木结构建筑.闽北砖木建构的民居是砖为墙,木为骨的建筑.砖木结构的建筑是闽北地区建筑的形式之一,以砖、木为主要原料,整体建筑结构呈现出立砖斗砌,木柱板壁,青瓦屋顶.闽北砖木结构建筑外部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砖木结构的民居是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如,具有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邹氏家祠、下梅村的古民居和邹氏大夫第等都是典型的砖木构建的民居建筑,另外福建北部邵武中书第也是主要的砖木结构的建筑.1.2建筑形制,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闽北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厅堂、住房和庭院三种空间模式,每种空间模式相互排列构成整体院落,呈现出一重天井一重厅的建筑形制.布局上大多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基本对称,且规则、整齐的,具有秩序感和美感.一座民宅内一般以座北朝南的房屋为正房或正厅为中心,两边设有厢房、书房等,院落多为天井式,天井下一般都摆设花架、石桌、水池等供养花、休憩.闽北的民居融合了中原地区土坯土墙的住宅形式,布局遵守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族制度,房屋多为正北朝南一井一厅的形制,大户民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等多进制院落,各院落之间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各厅堂和房屋有廊道相通.建瓯伍石村古民居伍石茶庄就是多进式院落,由三个院落相连,布局以中轴对称分布,面阔三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的空地为天井;下梅村的古民居屋宅大多以内庭为中心安排各种功能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组合层次,除阁楼外,宅屋一般不超过两层.[2]闽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屋整体布局的结构主要以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但山区的古民居多为两层高脚厝栏式建筑,二楼为居住室,一楼都为厅或活动区域.下梅村的商户门店的建筑也多为高脚厝栏式,前店后屋,店门与住屋相连.有的巨富商贾和达官贵人等“三进九栋”式青砖瓦房.1.3建筑风格,融合徽派建筑特色形成区域特色.闽北与江浙比邻,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较明显.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粉墙(白墙)黛瓦马头墙,结构特点以砖石木为原料,木架构为主,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内雕梁画栋.闽北传统民居则融合了徽派建筑的青砖灰瓦或青砖黑瓦、马头墙、墙线错落有致.如,伍石茶庄就是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黑瓦青砖、房顶有歇上顶、硬山顶和马鞍等,形成高低相间、错落有序的江南建筑群落.闽北民居建筑的风格虽受临近的江西、浙江,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但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闽北民居周围外墙常作封檐处理,或以马头墙形式出现,但院内檐墙仍作悬山.有的民居虽是白墙黑瓦但屋脊平直只有檐角翘起.如永安安贞堡;庭院的设计上,由于地形条件限制闽北民居也没有开阔的庭院,采用天井式布局,外用砖砌空斗砖墙作围护,外观封闭,具有鲜明的边界文化特色.[3]

  2.1装饰色彩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一个或一组建筑群落的外部面积三分之二的色彩基调的颜色就是这个或这组建筑群落的整体色彩.[4]在建筑艺术审美中,色彩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装饰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闽北传统民居建筑的色彩都是以原材料的原色组合搭配形成具有闽北特点的装饰色彩.青砖黑瓦、白墙褐木等原材料本来的色彩在闽北古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因此,闽北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是土黄色调、青灰色调和黑白色调的.保持材料原色的土黄调.在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中土黄色调占有较大比重.土黄色的外墙体是福建古建筑的共同特征.福建的南靖土楼、大田土堡等著名的古建筑群都是以土黄调为主的.由于建筑本身取材于当地的土壤,用天然的黄土做外墙,福建北部地区的古建筑也有多取材于当地的黄色土壤.这些黄色建筑区域,具有明快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如,上塭洋治地更楼墙面色都是土黄色.青灰色建筑基调是福建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要色调之一.闽北传统建筑中的青砖建筑的古村落是保存完整发育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以青灰色的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是形成福建青灰色建筑的因素之一.闽北地区与江浙地区相邻,其建筑风格受徽派和江南建筑的影响较深.福建北部古村周宁洋中村、邵武以及武夷山东南部的下梅村建筑群的墙体都是以青砖砌成,墙体大部分呈现出青色,且屋顶都是以青瓦为主要材料的.闽北古建筑主要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呈现出黑白瓦白墙的色调,格调清晰简朴.建筑的色彩在审美者的感受中是具有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闽北古民居中青砖墙配以白灰粉墙,青瓦屋面配以古朴的土黄色等青灰色、土黄色和黑白色等色彩,整体上体现清雅简素,与闽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2.2装饰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寓意深刻.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以雕刻为主,但雕刻的内容不仅是为了装饰,更多地是想借助于装饰的元素,表达闽北居民寄托仕途顺遂、祈祥纳福等隐含的寓意.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题材和内容受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使建筑装饰图案的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有抽象纹样、花草纹饰、祥瑞动物和人物等装饰图案.闽北传统民居的抽象图纹遵循形式美的法则,用简单、灵动富有张力和寓意的想象力把实物或生活中艺术实体升华为艺术美,并应用于建筑中.抽象纹样图案有云纹回纹卷草文锦文等,这些抽象纹样有的是几何形状的纹样,有的是仿生的纹样.几何纹样多用于作为隔扇门的门中心的格蕊图样,有圆形、长方形、扇形、方形等.仿生纹样主要是模仿现实中的事物形成的抽象图案和纹样,有云、水、花、草等纹样图案.闽北居民中,仿生纹样应用在木雕中的边饰上,以修饰衬托整体图案和作为一组景物的配图出现.下梅村周氏宗祠门楼就是以云纹为边框与直角线条相契合,纹理清晰朵朵相应,似花似云,给人以美观美好之感.以祥瑞神兽作为装饰图案.龙、凤、麒麟等动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们所代表的吉祥之意也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里.因此,人们常常把具有祥瑞的龙、凤、麒麟、鹤和鹿等动物作为装饰图案雕刻和绘制在建筑中来表达广大居民的祈福祥瑞的美好愿望.如和平镇黄氏宗祠的麒麟祥瑞图,以圆形为整体设计中间雕刻一头栩栩如生的逼真形象的祥瑞麒麟,周边配边灵动飘逸的祥云纹饰.整体结构,浑然一体,画面既体现了麒麟的灵动,又使画面整体感更加饱满.花草纹饰是我国古代先民与自然长期共生中形成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装饰样式.以花草为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主要的装饰题材.闽北建筑中运用大量的花草装饰.门楼、梁枋、斗拱、门窗等木质构件中和门枕石等砖石构件中,如李氏大夫第门楼、峡阳镇民居的梁枋都是用花草纹来修饰,以花叶的婉转舒展体现建筑美感.人物装饰图案.闽北居民同其他地方的人民一样,把驱灾纳吉寄托带具有强力的神话人物身上,在闽北的民居中各户人家都雕刻寓意深刻的字或图案,而通过雕刻神话人物保佑宅屋吉祥,家人安康.因此,闽北民居建筑中或多或少的都刻有福、禄、寿等美好寓意的字和神话人物.厦门村门楼的“观音送子”“魁星踢斗”图案、下梅村参军第用砖雕的“独占鳌头”、和平镇恩奎门楼上雕刻的“麻姑献寿”,还有体现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砖雕等.2.3装饰的手法以雕刻为主,形成三雕技术.闽北建筑装饰风格体现在丰富精巧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上.在闽北传统建筑中,三雕技术在建筑装饰应用广泛,几乎每个民居建筑中都会应用三雕作为装饰.三雕技术是闽北传统建筑装饰的主要技法,它自然地与青砖灰瓦等融合,使闽北的民居建筑在朴素淡雅中透着精致.木雕装饰在闽北建筑物中的门窗、屋脊、斗拱、飞檐等都有不同体现.闽北地区盛产杉木,木质较硬,便于工匠雕刻,自然纹理美观.传统工匠利用木雕工艺绘制成不同的图案,有花朵云纹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纹.闽北地区传统民居中木雕的使用主要体现在门窗、梁架梁头和屏风屏障等设计和应用上.在我国古建筑中门窗、屏风屏障具有透风透气或隔离空间的作用.闽北的传统建筑中在室内屏风屏障几乎都采用木制结构或雕花或上色等装饰,既可以达到质感美观又可以达到温暖宜居的效果.如下梅大夫第的木雕隔断就是采用全部木制结构,以门的形式设计成折叠式结构.每扇门经过加工形成各种花格结构,方格中镶嵌着利用雕刻刀雕出的意义深刻的精美图案.木雕装饰技术在古建筑中的门窗中也都有应用.石雕技术是闽北传统民居著名的三雕技术之一,技术手法复杂多样.石雕作为闽北地区传统居民建筑的主要装饰符号之一应用于柱基和门基上、屋顶的石头结构上和庭院或厅堂上.武夷山下梅村至今还保留有具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古建筑群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中邹氏祠堂是集砖雕、石雕和木雕三雕雕刻技术和彩绘技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石雕技术利用凿、刻、磨等手段在石材上进行雕刻图案,可分为线刻、圆雕、浮雕、透雕等种类.闽北地区石料丰富,色彩庄重,石料天然具有防潮防腐,坚固耐磨等属性,在闽北传统民居中常常用于柱础、门枕石、抱鼓石、台阶以及院落石桌围墙等建筑构件,并加以雕刻.柱础是置于柱子和台基之间的有加固防潮等作用.闽北古建筑的柱础主要有圆鼓式、基座式、莲花式等,形状有方形、圆形、八边形的,雕刻几何图样、卷草纹、莲花等线条或纹样.峡阳镇大衙和民居柱础分别圆形和八边行,在侧立面刻以不同的花纹图样,都代表吉祥美好的寓意.多用浮雕组图进行装饰门枕石,配以纹饰、花叶图案,线条流畅.有的直接用动物石雕作为守门石,动物的神态和细节雕刻得栩栩如生.下梅村民居门枕石大多都是条石形式,将的表面用浮雕技法雕刻不同的图案.闽北传统民居的天井里经常会放置一些摆件比如,蓄水的水缸、石桌、石凳以及院落中的围栏等都有石雕技术的运用.砖雕图案在闽北的古建筑上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砖雕技术产生较早,是民间的造型艺术,主要运用线雕、镂雕、透雕、浮雕等手法加工制作,雕刻出的作品造型精美、图案生动、画面的立体感强.闽北砖雕技术融合了石雕加固坚硬的质感的同时也融合了木雕的柔和和平滑,呈现出特有的美感.在闽北地区的砖雕艺术主要体现在大夫第和宗族祠堂等建筑的门楼上和墙面的装饰上.根据位置不同有门楼砖雕、廊道砖雕、屋墙砖雕等.砖雕在建筑装饰分以下几类:一是门楼.在闽北的文化中很重视门楼的装饰,尤其是宗祠和大夫第的门楼,都是以砖雕为重要装饰的.门楼砖雕图案以人物故事及祥瑞神兽构成的组图为主,搭配以几何纹样与花草纹饰等,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或者象征吉祥幸福或表达人民愿望.[5]和平镇黄氏宗祠门门楼、峡阳镇百忍堂门楼都是砖雕技术.运用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手法,刻画祥瑞神兽、几何、花草等图案纹样,庄重而不沉闷.二是墙面,主要是指分隔庭院空间的檐墙上面.墙面用几何形状的图形,成组地镌刻或花纹或图形,其中图形的内部可根据图形的形状雕以不同的花样纹饰图案.图案的雕刻或深入或浅出或转折,并用浮雕、线雕、圆雕等技法,使图像形成高低、厚薄、明暗的变化,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和丰富感.如下梅村大夫第的墙面雕塑就是由扇形和圆形内雕刻图案或人物,砖雕的手法多样,表象手法或是象征或是隐喻,表达广大居民美好的愿望和生生不息的追求.砖雕技术和砖雕图案把闽北的风土人情融于其中,丰富了建筑的美感更能表达当地传统居民的社会意识以及对美的追求.

  [2]陈艳芸.闽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以闽北地区的和平古镇、峡阳镇、下梅村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3]柯培雄.闽北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特色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0,29(4):67-70.

  [4]吴素婷,等.福建传统民居色彩区域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7(4):105-109.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1。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2。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

  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工期大大缩短;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况且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