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广西故MG体育事】这些精美的木建筑居然不用一钉一铆就能建成!发布日期:2023-07-21 浏览次数:

  MG体育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定村位于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这是一个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侗族村寨,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习俗。依山而建的木楼中MG体育,几座塔状鼓楼十分醒目。高定村根据不同的宗族姓氏建有七座鼓楼,每座鼓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宗族归属。

  鼓楼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巍然矗立在每个侗族村寨的中心,既是公共议事厅,又是侗族文化传承的见证。鼓楼也是侗族人民的精神维系之所,人们把鼓楼比作寨胆,视为寨魂。

  在高定村的七座鼓楼中,有一座鼓楼十分特别,整栋鼓楼仅靠一根45厘米粗的柱子来支撑起13层的瓦檐,通过横枋与四周边柱相连,造型罕见,独具匠心。这座特别的“独柱鼓楼”,建造者是侗族民间建筑师吴仕康。

  在侗族村寨,一家建楼,百家帮忙,高定村的五百多座木楼都是在村民们的手作配合中完成的,而鼓楼的修建,则更是牵动着全村上下。

  1989年,吴仕康分文未取,就和几个师傅带头干起来,全村上百号青壮劳力也都义务出工。大家齐心协力,用了8个月的时间,将独柱鼓楼修建完成。

  和鼓楼息息相关的传统,还有讲款。“款”相当于村规民约。侗族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当地人依靠“款约”的规则,来协调村民之间的矛盾,治理村寨大小事务。倘若有了纷争,就由村寨中最受尊敬的长者“款首”来出面调停。鼓楼的前身叫做“卡房”,直译就是“众人说话或议事的地方”,讲款自然要在鼓楼召开。

  因为有了这些款规,有了我们鼓楼的这些凝聚力,所以我们侗民族一个是比较包容,也是能够比较团结、尊重,也是比较谦虚的一个民族。

  据传说,古时侗族每座鼓楼都会放置一面大鼓,凡村寨里有重大事情商议,起款定约或遭遇外来侵袭,寨子里的“头人”便会登顶击鼓,隆隆的鼓声瞬间传遍村寨,很快便能将村民们集中到一起MG体育。有时发生火灾、匪盗,也会击鼓呼救,鼓声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便能在深山远寨里传播开来。不过,鼓楼究竟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记载,无从考证。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鼓楼就已经存在,距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传统侗族鼓楼的建筑造型,有干栏式、楼阁式、密檐式等。最常见的叫密檐式,这种鼓楼一般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檐角高高翘起,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中部是层层叠楼,从上而下,渐次增大,形如宝塔。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

  如此华丽生动的建筑,却并不用大费周章地画图纸和做设计。一根丈杆,一支笔,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匠人心中计算,就将错综复杂的金瓜梁方、斗拱支柱,以杉木凿榫衔接,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横穿直套、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MG体育,层层支撑而上,而且历经风霜百年不倒。

  划一根仗杆就出来了,这一层房子要多少块,这一层房子要多少块,(心中)就有了,脑子里面就好像它已经存在在那里了,已经建成在那里了MG体育。

  这种精妙的建筑方法即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并不显得落伍。在广西大学从事建筑学教育25年的韦玉娇,就曾带领学生到高定村进行建筑测绘实习。在高定村,学生们分成小组,对村里所有的鼓楼和木楼都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和统计,形成了完整的高定村古建筑测绘图。

  高手都在民间,平常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然后真正实习走出去看,看到建筑,眼见为实,然后刚好有吴师傅在旁边指导,就觉得非常有趣

  建筑师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然后就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建筑,所以我觉得很惊叹。

  非常具有韵律感,虽然它的层数很多,但是又不失轻盈,就很想向师傅讨教一下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上世纪90年代起,吴仕康开始率领徒弟们走出大山,用传统的木构技艺,在陌生的城市里,搭建起一座又一座廊桥楼阁,让那里的人们欣赏到侗乡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把侗族文化带到了城市之中MG体育。

  跟传统的侗族匠师相比,我们是动脑多,画图多,动手少,但侗族的匠师跟我们相比,他就是全能,他既能画,既能设计,又能建造,我们的初衷就是向历史学习,像传统的中国技艺学习。

  情感在这里交流,文化在这里繁衍、生长。鼓楼,也将承载着侗家人对故土的深厚情谊,镌刻着一个民族对多彩生活的祝福与向往,巍然矗立在这里。

官方微信关闭